【喜迎二十大 科普展风采】科技为翼,原创为魂,“弄潮”前沿科普策展

2022-10-15

  上海科技馆始终坚持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满足人民科普文化需要为根本目的,紧扣时代脉搏,紧跟科技前沿,打造高品质展览,不断提升科普资源整合力、创新发展支撑力、国际行业引领力。随着上海天文馆建成开放,“三馆合一”实体布局最终成型,不仅在场馆体量上实现了世界第一,更在展示内容和展示体系的全面性和包容性上实现了全国唯一、世界少有。五年来,三馆参观量达1701万人次,举办各类临展43个,接待观众539万人次,向国内外输送优质原创展览14个;荣获第二届全国科技馆展览展品大赛抗疫应急科普展览最佳传播奖、上海市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推介、上海市第十五届“银鸽奖”优秀项目类等多项荣誉,为上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持续擦亮创新文化名片。

 

主题常展全面升级 激活“三馆合一”展陈新格局

  2021年7月,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精彩亮相,上海科技馆迈入集科技馆、自然博物馆、天文馆“三馆合一”的超大型综合性科学技术博物馆集群发展新阶段。三馆常设展主题更加鲜明,内涵体系更加完整,科普主阵地功能更加突出。

  探索星空宇宙。上海天文馆以“塑造完整的宇宙观”为愿景,以“激发人们的好奇心”为使命,通过虚实融合的展示体验和丰富多元的教育活动,为公众描绘浩瀚无垠的宇宙图景,展示科学家们孜孜不倦的宇宙探索。天文馆基本陈列入选2021年度上海市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推介,“行星八音盒”展项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1660238649

上海天文馆“家园”展区

 

  探究自然与人。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以“自然•人•和谐”为主题,展示陈列了来自七大洲的11000余件标本模型,其全景沉浸的环境氛围、“让标本活起来”的展陈方式深受公众喜爱,荣获第13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名列全国第一。

-1370183650

上海自然博物馆“生命长河”展区

 

  探知科技发展。自2018年起,上海科技馆正式启动场馆更新改造工程,包含展区整体与局部改造、诸多展项微更新,内容涵盖能源、航空、材料、信息、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多个前沿科技领域。“院士长廊”全新升级,以数字化互动平台展示了1500多位院士的生平和科研成果。新建机器人工厂、飞行学院及信息“译”站主题教育活动区,延伸拓展了常设展区域功能。

-1095596961

上海科技馆信息“译”站教育活动区

 

前沿临展锐意创新 构筑科学文化融合新高地

  科普临展是展示科技成果、宣传应急科普、追踪社会热点的前沿阵地。上海科技馆秉持开放严谨的策展理念,将文化、艺术、科技三者融合,根据三馆不同展示主题,形成“科技之光”“自然瑰宝”“星空文化”3个临展品牌系列。五年来,通过原创开发、合作办展等多种形式共推出18个原创展、19个合作展、6个引进展,累计向国内外输送优质原创展览14个。

  原创展聚焦前沿热点。“大江行地”长江主题科普展紧跟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宣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稻养万年”科技+农业科普展展现我国在农村农业现代化征程中所呈现出的新时代风貌。“生活在火星”展览带领观众走向深空,探索宇宙梦想。“十二生肖”展览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命运与共携手抗疫——科技与健康同行”展览让观众一睹中国科学抗疫、科技战疫的杰出成就。 

-170533401

“生活在火星”展览

  引进展展现国际视野。广泛发展同世界各国博物馆的友好合作关系,促进国际科学传播与文化交流。引进塞尔维亚“尼古拉•特斯拉——来自未来的人”、俄罗斯“光影魔术”、泰国“大自然母亲:创新的灵感”、美国“另一个世界:太阳系的景观”等各国特色展览,为公众提供国际交流的文化窗口。 

-1439894273

“尼古拉•特斯拉——来自未来的人”展览

  巡回展讲好中国故事。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青出于蓝——青花瓷的起源、发展与交流”“星空之境”“玉成其美—中国民族文化与矿物珍宝特展”等展览赴泰国、乌兹别克斯坦等国,获得当地观众的好评,以高品质展览助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600477547

乌兹别克斯坦民众参观“青出于蓝——青花瓷的起源、发展与交流” 展览

 

跨界实践屡开新局 勇立科普策展变革新潮头

  虚实联结重塑科普形态。2020年起,上海科技馆发力探索线上展览新模式,共推出7个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云展览”,截至2022年8月,共吸引31.42万人次访问。其中,原创开发的“日月魅影-日食特展”首次开拓以线上展为主、线下展为辅的展览形式,以游戏化的思维,通过3D建模,构建线上虚拟展厅。公众可在PC端、移动端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自主学习,感受个性化的线上追日体验。 

-1862010524

“日月魅影-日食特展”线上展

  东西联动破题科普惠民。面对我国东西部地区公民科学素养不均衡这一情况,主动出击,将“如何复活一只恐龙”“舞动的幽灵——新冠启示录”“鲸奇世界”“大江行地——多姿多彩的长江生命”等优质展览资源输出至西藏、新疆、青海等西部地区,为传播科学思想、提升全民科学素养贡献力量。同时,通过“以点带面、以展会友”,成功探索一条依托巡展获取当地珍稀、特色标本的新路径。

1992082803

“舞动的幽灵——新冠启示录”展览走进西藏

  社会联合构建“大科普”格局。广泛吸纳社会资源,加强与政府部门、高新企业、知名院校间的联动,营造全民参与科普、热爱科普的积极氛围。“命运与共 携手抗疫——科技与健康同行”展示了9家企业的15件科技展品,这些展品在抗疫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展览一大亮点。“稻养万年”科技+农业科普展展示了8项我国在农业科技发展的优秀成果。“大江行地”长江主题科普展联合中国知网、纳米盒、沪学习等平台,推出线上答题、作品征集、长江有声故事等活动,吸引12.88万人次参与。

1334788544

“大江行地”长江主题科普展线上活动

 

  站在百年新征程的起点上,上海科技馆将继续发力,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营造社会创新氛围,以高质量科普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文/图 展览研发中心、宣传处、科学传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