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机器博士”后的感想

2010-05-13

  5月8日,《解放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机器博士”难复制》的人物通讯,文中主角正是我馆运行保障处的一名普通技术员――朱俊峰。他,既没有正规大学文凭,也没有高级职称,却是个隐藏在民间的“老法师”,大家一致公认的“机器博士”。
  读了这篇文章,让我们似乎明白了几许道理。首先,不可否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美好梦想,但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里,成才之路并不是一种固定模式。不可能人人有高学历、人人当领导管理者。那么,不妨换一种思维,可能会在另一条道路上找到那片属于自己的广阔天空。其实,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角色,每个人都是一颗闪光的金子。
  其次,不要光感叹伯乐难求,做好当千里马的准备也非常重要。当千里马,就要摆正心态,学会正确自我定位。人最大的敌人是谁呢?其实就是自己。在顺境时,看不到潜在的缺点;在逆境时,又容易妄自菲薄,没有向前看的勇气。只有正视自我,学会真正了解自我、发掘自身的优势,才能将个人才能发挥到完美极致。正如文中所讲,我们国家正缺乏像朱俊峰一样的高级蓝领,尤其是正在召开的世博会就极为缺少高级技术人才。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当好蓝领,同样是崇高而光荣的。
  最后,无论你是哪种人才,我们都可以发现共通的品质:执着、好奇、专注、不服输。培养这些品质,是通往成才之路的金钥匙。拥有这些品质,就必须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恒心,有毅力,有钻劲,这样才能成为岗位上的佼佼者。朱俊峰,之所以在技术上出类拔萃,出于他对岗位的热爱,几十年如一日。如果我们对待事业都能像对待生命一样,发自内心地热爱它、珍惜它、保护它,最终我们会从中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发现一个大写的我。

 

  :“机器博士”难复制(原文)

  世博会开幕后,以声光电为载体的先进展示手段让海内外游客为之痴迷。炫目的展示,离不开一大批拥有高超动手能力的技术人员,这样的人才仍然“稀缺”。据统计,上海现有20.2万高技能人才中,技师和高级技师比重不足3%。
  上海科技馆运行保障处的朱俊锋,没有正规大学文凭,没有高职称,却是维修设备的“顶尖高手”,各类机械电子故障“手到病除”,被称为“机器博士”。老朱的故事,对于当下的技术人才培养不乏启示意义。

  “救火队员”名不虚传

  朱俊锋的工作是展馆设备的维护、修理。相比于五光十色、吸引众人眼球的展项,维修人员是默默无闻的幕后支持角色。穿着工作服每天在展区巡查设备的老朱,言语不多,在常人眼里就是个模样普通的中年工人。
  老朱有何能耐?曾经有来自江苏的一家三口参观科技馆,孩子指名要玩智慧之光展区的互动展项“怒发冲冠”。这是自从科技馆开馆以来人气一直很高的展项,它通过让参观者“竖起头发”的方式,直观演示静电原理。不巧的是,“怒发冲冠”那天正好出现小故障,而且由于检测设备未到位,无法及时维修,现场挂起了“免战牌”。远道而来的小朋友脸上露出失望之情。这一幕,恰好被正在例行巡视的朱俊锋看到。
  他绕着“怒发冲冠”兜了几圈,这里看看,那里瞅瞅,对江苏游客说:“你们过半小时后来试试吧。”接下来的半小时里,朱俊锋在没有检测设备的情况下,凭经验准确找到了发生故障的元器件,并进行“急救处理”。半小时后,如愿以偿“怒发冲冠”的小朋友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老朱的“神”,不仅在于“十万火急”时,能让慕名而来的游客满意而归;在众多国际合作活动中,他的绝活更让外方专家对中国技术人员刮目相看。
  2004年,上海科技馆与日本有关机构联合推出了“时间探索展”。日方带来了许多先进展品,靠原子振荡周期来确定时间的“原子钟”便是其中之一。不过,日方出于知识产权考虑,并未向中方提供技术资料,也不允许拆开设备,中方技术人员只能做一些外围的辅助工作。可就在临展前几天,原子钟突发故障,日方专家反复核查外接线路,终不得要领。
  此时,在一边整理工具的老朱轻轻问:“是不是输出芯片的问题?”听了翻译,专家一边握着老陈的手请他一起帮忙安装,一边忙不迭询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老朱清清淡淡地回了句,“我在杂志上看过原子钟工作原理的……”

  “骨灰级”DIY爱好者

  无论工作状态还是业余时间,朱俊锋总是寡言少语,他的世界里,各式各样的电子器械是他最熟稔的朋友。从少年时代开始,他就是一个热衷于捣鼓新鲜玩意儿的“技术狂人”,时下流行的“DIY”(自己动手做)概念,他更是从四五十年前就开始践行了。
  朱俊锋的DIY“处女作”,是五六岁时做的一个简易矿石收音机。年少的他在兄长带领下,兴致勃勃地装电视机、装无线电,还参加了中学的电子小组。后来去奉贤星火农场工作,朱俊锋找到了新爱好――安装、维修落地收音机、有线广播,“修修弄弄”的本事在农场内外渐渐小有名气。后来,他又去上海无线电厂工作,在设备车间仅呆了一个月,就显示出维修方面的才能,于是又被调到设计部门。
  加入“科班队伍”,朱俊锋如鱼得水,订杂志、泡图书馆、去情报所查阅资料,成为他最大的业余爱好。从无线电到数控机床,从单片机到大型计算机,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一轮轮技术革命,朱俊锋以自己的勤勉步步跟随,还相继发明了医院输液远程管理器、路灯自动控制器等成果。
  学历不高、岁数不小,为什么总能跟上最新的技术潮流?“我喜欢研究新奇的玩意儿,非常享受琢磨各种技术细节的过程”,这是朱俊锋自己给出的答案。至今,他仍保留着厚厚5本工作笔记,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几十年来积累的“点点滴滴”。同事熊世琛说,年轻的维修人员们偶尔会借这些笔记翻翻,都会忍不住感叹一把,钦佩老朱对技术的“狂热”感情――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似乎很难有人能像老朱这样沉下心,慢慢琢磨、积累一套拿手的“绝活”了。

  绝活会变成绝唱吗

  身为“机器博士”,老朱是否考虑过带几个年轻徒弟,传授些绝活?
  每每问及此,老朱总是摆摆手,说“不敢”。部门里有不少是毕业于国内知名理工科院校的高材生,偶尔指点他们还可以,要说带徒弟,还真谈不上。“有几个对电子器械蛮有灵气的,不过聪明的小年轻往往容易被调去管理部门,大概做维修工还是显得不够档次吧!”
  不少年轻同事认为,复杂的技术故障,自然有设备生产方的维修部门应付;作为馆内技术保障人员,只要及时发现问题、略懂技术原理即可。相比之下,老朱则坚持自己事事搞懂、亲力亲为。在他看来,一味依靠设备生产方,不仅拉长维修时间,还会出现零件停产导致无法维修等情况。
  多年来,老朱充分发挥自己在自动化控制、弱电系统等领域的特长,为科技馆节约了大量维修资金,个人两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还得了好几次“金点子奖”。科技馆以外,他还“应邀”为不少商务楼、小区设计过消防供水控制系统。不过,要说到职称、待遇,老朱的岗位相比于那些“白领岗位”,没有任何竞争力,这也是始终无法吸引年轻人的原因之一。
  在目前的大环境下,老朱的成才道路似乎不具有“可复制性”。我们不知道,老朱这样的绝活,是不是真的会变成“绝唱”。只是,正如我们时常怀念多年前语文老师一手漂亮板书、少年时代家门口地摊上那惟妙惟肖的泥人儿,或是音频技术永远无法还原出的清纯山歌一样,对此,我们总希望能传得更久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