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首个国家科研科普基地昨在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揭牌

2019-04-20

1294672405

图说:公众开放日吸引了不少大小朋友前来了解光的秘密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新民晚报讯(见习记者 郜阳 记者 董纯蕾)当科研与科普叠加,能产生1+1大于2的效果吗?昨天,我国第7家、上海首家国家科研科普基地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揭牌,国家科研科普基地发展战略研讨会也同期召开。

近年来,上海光机所在“天宫二号”空间冷原子钟、大口径钛宝石、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激光钕玻璃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国际前沿的科学成果。借助浓郁的科学环境,科研人总能第一时间接触有意思的研究,正因如此,上海光机所高度重视高端科研资源的科普化,打造了“追光逐梦”“七彩之光”等多个知名科普品牌,成为该所的又一张响亮名片。  

1236456915

图说:上海光机所在公众开放日邀请青海小朋友来做客

科技热点受追捧

4月10日晚上9时,你是否也守在直播前,一睹黑洞的“庐山真面目”?和你一样的小伙伴可不少,#世界第一张黑洞照片#的微博话题,全网获得了7.7亿人次的阅读与观看,还有29.6万的评论。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媒体部主任王闰强对这一“天文数字”的科普成绩很是兴奋。在他印象中,上一次有单个科技话题获得过亿“流量”,可追溯到十年前了。2009年,“长江日全食”曾获得全网2.5亿人次的关注参与。

据他介绍,黑洞第一张照片的科普策划,5个月前就启动了,团队主创人员有18人,并得到包括上海天文台在内的多级科研院所科学家的支持,精心准备了内容丰富、品种齐全的“黑洞科普大餐”,不仅有“重磅揭秘““深度好文”“图文解读”等大手笔,而且有轻量级快资讯型“短平快”“小而美”作品。黑洞科普的成功纵然有“靠天吃饭”——全球重大成果发布的先天因素,但后天努力同样重要,其中科学家的一线参与是一大“法宝”。

去年11月,也有类似的科学“爆款”,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科研人员发表蜘蛛哺乳行为的研究成果,“蜘蛛奶”成为当天“流行语”,一度占据微博热搜榜前三。  

-431274628

图说:上海光机所志愿者将科普知识送到青海

科普形式勇创新

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在国家科研科普基地发展研讨会上,向七支科研科普“国家队”发出了合作邀约:在打造科普精品的征途上,上海科技馆永远向你们敞开大门。

上海科技馆创意、摄制、编导的科普影视佳作近年来获奖不断,广受好评,代表作如《中国珍稀物种》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王小明总结该片的创新点时表示,首创以科学家为主导,科普、影视工作者合作创作的模式,无论前期科学研究、选题策划,现场拍摄指导、扮演角色,还是后期科学审核,都有30位院士、教授、专家组成的科学顾问团参与其中,保证了作品的科学性,让科普工作者与科学家的合作使科普既有趣、易懂而且准确。他预测,商业大片、专题纪录片和微视频将成为科普影视这一新业态未来的三大主要发展趋势。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是我国首个激光专业研究所,在大能量、大功率激光研究中取得了丰硕成果,是名副其实的激光研究“国家队”。2015年恰逢联合国确立的光和光基技术国际年,上海光机所在所长李儒新院士的提议和组织下,开始创作“追光逐梦”系列科普微视频,以诺贝尔奖中光学的重大突破为主线,将光学的前沿技术展现给大家,一经推出就广受欢迎。第二季“追光逐梦”更接地气,内容选取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光学小常识,主创人员代表蔡伟康收获不小,他告诉记者:“为了解释一个科学知识,我曾经用了另一个更深奥的科学知识,现在想来是多大的科普逻辑错误啊!”有了“追光逐梦”的经验积累,蔡伟康在上海市科普讲解大赛的舞台上的发挥得也游刃有余,把专业性极强的啁啾脉冲放大技术讲解得通俗易懂。

除科普微视频之外,上海光机所在科普教育形式上也有所创新。他们打破了传统的课程教育,在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市科委的指导和支持下,开设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面向高中生采用复刻科研课题的模式进行科研沉浸式教育。邵建达书记任站长,自2017年以来已完成了三期工作站的实施,培养了近300名高中生,为培养学习兴趣、增强研究能力、提高科创精神提供了新的模式和平台。

科普经验大家谈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是国家科研科普基地之一,在科学普及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他们看来,融媒体时代,科学家是否很好的融入科普创作和传播过程,将对科学前沿的大众科普效果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科学传播底线和最高标准就是‘科学’二字,这也是公众的期待,但是要把握科学性无疑需要更多科学家的深度参与。”

上海光机所在科普工作中也有“原创”心得,所长李儒新院士曾表示,科普工作应重点辐射科普资源欠发达地区。上海光机所依托外场实验环境及条件,与青海省泉吉小学开展共建,每年全国科普日期间,上海光机所的志愿者总会去到青海,为那儿的孩子上科技课、演科技剧、排科学晚会;同时,上海光机所还邀请藏族小朋友来到上海,畅游科技馆、走进实验室,在他们心中埋下科学的种子。

与会的七支科研科普“国家队”也开展头脑风暴,对未来的科普工作提出可行性意见:科普要进课堂、进社区,形成课程体系;科普既要面向普通大众,也要有针对科学发烧友的产品;通过科学家培养科学老师,扩大科普基础力量……


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