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校同行助双减 科普照亮新征程——上海科技馆推出“开学第一课”系列活动
2023-09-06为发挥馆、校、研多元教育共同体跨界合作平台优势,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近期,上海科技馆充分整合三馆丰富的科普资源,联合多家馆校合作学校及馆研合作单位,共同推出精彩纷呈的“开学第一课”系列活动,让广大青少年在探索中体验科学世界的奇妙和乐趣,以更加积极饱满的状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9月2日,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守护自然——开学第一课”主题周系列活动的首场活动举行,云南大学特聘教授于黎研究员和吴宏教授围绕黔金丝猴的起源演化等问题展开了科普讲座。
主题周系列活动将持续至9月10日,期间,国内首套以城市树木为主题的科普课程《城市树木医生实习计划》、馆本课程《自然之窗——动植物的家园》、环境教育课程《塑料的人体之旅》《夜空中最亮的星》四门原创新课程将首次亮相。
为助力上海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馆方还推出了包含70门课程的“330课堂”,每周四15:30为全市中小学生团队开放科学课程定制服务,让同学们在场馆中参与观察记录、动手实验、游戏扮演等学习。馆校联动成果秀“云逛自然博物馆学校”围绕“校园内的自然生态”主题,让观众跟随学生志愿者的脚步,看校园标本馆如何变身博物学习空间,听学生变身科学诠释者共创开学第一课。
此外,“伴你同行”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特别活动为沪上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特别安排了丰富的体验活动,通过课程互动、动手实践以及展区参观等形式,让孩子们学习到有趣的科学知识,增进他们与周围人群的沟通交流。
在每个新学年开启之际,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特色科教栏目“科创第一课”将聚焦天文热点话题和科技创新成就,邀请国内知名学者和科普大咖,结合馆内展陈资源,向广大青少年送上一堂有关科学、探索、创新的课程。
9月2日下午,“科创第一课”特邀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陈鹏飞与上海科技馆天文研究中心收藏研究室主任杜芝茂,围绕“日‘新’说——如何迎接一颗活跃的太阳”的主题,介绍天上的羲和卫星和地面的羲和太阳塔,讲述科学家如何研究太阳活动,解答同学们有关太阳的疑问,并邀请大家一起参与太阳观测。
9月9日下午,上海科普大讲坛第201期将为广大观众送出“开学季福利”,特邀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理科医生孙锦华,重症医学科医生贡海蓉召开一次特殊的“家长会”,从心理健康和意外伤害防护两方面给大家支招,应对“开学季的各种烦恼”。
现场还将邀请两位神秘嘉宾参与对谈,一起送出“开学锦囊”,帮助孩子们做好开学充分准备,更快更好地适应新学期的学习和生活。
未来,上海科技馆将继续携手各中小学、科研院所、科技创新企业,持续深化科普教育活动,以更加多元化、创新性的方式,积极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有效结合,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为上海培养未来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和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贡献力量。
文/图 宣传处、三馆展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