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营造“幸福志愿基地”——记2014—2015年度上海市优秀志愿者组织者姚茵茵

2016-10-14
     编者按
     2015年,由市科技党委发起、市科技系统各单位60多家志愿服务组织广泛参与的“上海科技创新志愿服务联盟”正式成立。在志愿服务实践过程中,科技系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志愿者,他们发挥专业优势,深入企业、社区、学校,开展技术咨询、创业辅导、科学普及、助残助困等工作,在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促进创新创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树立了科技系统的良好形象。从本期开始,本报开辟“上海科技创新志愿者”专栏,陆续刊登上海科技创新志愿服务联盟优秀志愿者的故事,以飨读者。
 
 
      美剧《生活大爆炸》中,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现身无家可归者收容所——“粥棚”的厨房,与同去从事公益服务的工程师霍华德亲切交流,并且自嘲“本来我负责分火鸡,但是因为肉汁放得太多而被降职”。 这是电视剧,可是现实中,志愿者并不都是像马斯克那样豁达随和、容易安排。他们虽然怀着共同的爱心从事公益工作,但难免偶尔彼此之间发生一些小摩擦,或受了服务对象的委屈心里感到不平,或从事同一项工作时间长了感到机械单调,或在为他人提供公益服务时不小心伤到自己……上海科技馆志愿者服务总队负责人姚茵茵常常一大早就被志愿者的电话叫醒,在上班前就开始处理各种申诉,涉及的事务琐碎纷杂,有时小到对志愿者服务时间的网络统计是否合理。
用情感激发志愿者归属感
     作为5A级旅游景点,上海科技馆全年对外开放,完全依靠本馆员工无法满足展区的日常导览服务。按需求,这里每年要组织3.6万人次开展志愿服务,摆在姚茵茵面前的有3个主要任务:一是招募数量充足的志愿者,二是对招募来的志愿者进行组织管理,三是让志愿者们真正感受到自身特长的发挥和志愿服务的快乐。客观地来说,“琐碎”和“需要情感付出”可能是这些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最大的特点。冬去春来,家住郊区的姚茵茵平均每星期只回家一次,有时为了活动的需要,双休日都难得回家。“努力工作认真生活,学会感恩懂得珍惜,做一个积极快乐的人”,是她秉持的人生信条。她真心付出、真情投入,多次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志愿者组织者”和“上海市优秀志愿者”,并获得 2015年度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个人)。
     上海自然博物新馆建成开放前夕,姚茵茵通过媒体招募新的志愿者,短短两天内从面试的500余名市民中遴选出了100余名新成员加入科普志愿服务队伍。为了更好地发挥志愿者的“窗口效应”,她以招募培训、工作研讨、文艺晚会、图书首发式、志愿者表彰会等形式,将来自市民、高校、老科协等诸多群体的志愿者凝聚于上海科技馆,并在保证满足场馆日常展区导览的前提下,组织这些志愿者走进长宁社工事务所、天山居委会、华阳街道、曲阳街道、凉城街道阳光之家等馆外志愿者服务基地。每年寒暑假上海的社区、街道和学校里,推广“文明科普”“节能减排”“生态文明”“四川地震形成原理及自救科普知识”等志愿服务的队伍里都少不了她的身影。同时,她注重开拓志愿服务平台、整合社会科技资源,开发形式多样的科普志愿角色:科学小讲台主持人、科普剧演员、观众反馈调查员、出版社与图书信息校对员、学术讲座与“志愿者玩科学”节目研发者……在姚茵茵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在科普项目、科技馆更新改造的建设发展中展现才能、发挥作用,用志愿的信念展示着“银灰色马甲”的精彩,用专业的知识抒写着奉献新篇。同时,上海科技馆作为市优秀志愿者基地,还承办了市志愿服务发展论坛、“微志愿”——首期志愿者沙龙交流会。
      为了使志愿者工作正常开展,曾经做过大学校长助理的姚茵茵一直把做好志愿者的好后勤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使命:志愿者车饭贴等经费的预算申请、志愿者马甲的清洗、志愿者证书发放、各种会务工作的管理等等,虽然工作琐碎繁杂,但姚茵茵不厌其烦。她常常对同事、朋友说:“与志愿者接触,我渐渐与他们也建立起了感情,能为大家解决问题,让大家在这里找到一份精神的归属感,我感到很高兴。”
创新方法增强志愿服务效果
      组织、管理人的工作情况复杂,光靠感情投入是不够的。作为志愿者队伍里的年轻人,又身兼上海科技馆党群工作处党建科科长等其他工作,姚茵茵一直积极探索新的、更高效的工作方法。
联系册是上海科技馆志愿者服务总队实行自我管理的一个工具,每个展区志愿者分队和老科协分队都建有联系册制度。由于志愿者分散在上海各个角落,平时很少碰面,联系册制度的初衷是作为志愿者上岗时间统计的依据。渐渐地,姚茵茵和各展区的志愿者们创造性地扩展了它的功能,如今的联系册成了志愿者们交流讲解经验、科普知识的工具,交流思想感情、生活感受及经验的场所,了解“战友”某一段时间中去向的告知版,以及志愿者服务状态和观众意见的收集点。
     记者在姚茵茵的办公室看到厚厚一叠这样的纸质薄子,像“我们发现上海科技馆的导览手册英文版本的较少,应该满足一下外国朋友的需要”“今天‘人与健康’‘食物旅行’发生故障,使太多的人失望,希望赶快检修好,让参观者高兴来,满意归”“今天因为学生游客多,所以‘智慧之光’‘机器人世界’‘彩虹乐园’‘生物万象’‘人与健康’等项目的志愿者很辛苦,但他们乐在其中”这样发现问题、反映不足、提出建设性意见的联系日志,密密麻麻地填满了每一个本子。据说,自去年起,“探索之光”展区的志愿者还把历年的联系册扫描到了电脑里,开始了电子化管理的尝试。
     姚茵茵希望未来进一步发挥微信、微博、微电影等互联网传播平台的优势,建立、完善志愿者网上招募、网上报名、网上培训、网上管理的数据库;建设数据平台和评价体系,完善考核激励机制,让志愿者在服务社会的同时能找到自身的价值感、幸福感。她的理想是,通过更加精细化的管理,对志愿者实行项目制管理,以充分发挥每个志愿者的特长。比如让适合开发项目的志愿者专门去开发场馆新的科普项目,让适合从事翻译的志愿者能有对场馆和社会有益的内容进行翻译,使大家能在更好地体会自我价值感的基础上更有激情、更持久地开展志愿活动……
 
来源:多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