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普大讲坛第223期开讲,追踪帕金森病治疗新靶点

2025-04-12


4月11日是第29个“世界帕金森病日”。当天下午,由上海科技馆联合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主办,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支持的上海科普大讲坛第223期暨“世界帕金森日”特别活动在浦东新区金海文化艺术中心举行。本次活动特邀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袁鹏研究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吴凯敏博士,带来题为《追踪FAM171A2:帕金森病治疗新靶点》的科普讲座,旨在提高公众对帕金森病的认识,引导公众关注帕金森病患者,推动帕金森病研究和治疗水平的进步。

1390205868

  帕金森病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常见神经退行性疾病,全球患病人数预计将从2015年的700万左右增至2040年的1300万,我国患者总数约占全球一半。长期以来,人们缺乏有效阻止帕金森病进展的药物和手段。今年2月21日,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脑功能与脑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郁金泰团队在《科学》杂志发表原创性成果,首次发现帕金森病全新治疗靶点FAM171A2,并基于该靶点发现可以延缓病程的候选药物,有望从疾病早期对帕金森病进行诊断和干预,结合现有的对症治疗手段,实现“标本兼治”,这一成果被《科学》杂志审稿人评价为“帕金森病领域圣杯性的研究工作”。

-1882747886-1960691648

  讲座中,袁鹏介绍了帕金森病的发病原理及临床治疗策略,阐述了目前治疗手段在缓解运动症状方面的作用及局限性,强调开发阻断疾病发展治疗策略的重要性。

78270820769915292

  吴凯敏详细介绍了全新未知功能蛋白FAM171A2作为帕金森病治疗新靶点的相关内容,包括该靶点的发现过程、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力。 

-1497418838

  在互动环节中,两位专家一一解答了观众的提问,也分享了他们的科研历程和体会,现场气氛热烈。

-2140776719

  上海科普大讲坛是由上海市科委指导、上海科技馆和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主办的一项集科学性、前瞻性、开放性、公益性于一体的科普活动。大讲坛携手不同领域的科学家,打造高质量的科学分享平台,传播“硬核”科学,为社会公众搭建起与科学家面对面交流的桥梁,有效促进科学文化的传播。自2009年第一期举办至今,邀请了诺奖获得者、院士、科学家、教育家、艺术家、企业家在内的453名专家开展了277场精彩纷呈的活动,累计2930多万名线上线下公众聆听了讲座。

 

文/图 科技馆展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