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科创教育“中国模式”教育部哲社重大委托项目第三轮学术交流会成功举办

2025-08-27


  为系统性构建中国式青少年科创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体系,8月20日下午,2024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青少年科创教育体系建构与探索性实践及其长效机制建设研究”第三轮学术交流会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顺利举行。本次会议聚焦“青少年科创教育主体间协同机制建设”这一核心议题,旨在打破壁垒,凝聚共识,为全国科创教育发展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长效路径。

 757960696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青少年科创教育体系建构与探索性实践及其长效机制建设研究”由上海大学牵头承担,致力于从理论体系、课程体系、协同机制、师资建设、文化传播、教评转型六大维度,全面构建科创教育的“中国模式”。
  本轮交流会由子课题三“青少年科创教育主体间协同机制建设研究”牵头组织,上海科技馆科学传播中心作为该子课题的承担团队,重点攻坚如何有效联动政府、学校、科研机构、企业等社会多元主体,解决当前科创教育存在的协同难点与堵点问题,期望为促进我国科创教育的多主体协同提供可复制的实践路径和制度化的资源。
  课题组围绕课题研究进展展开汇报。上海科技馆传播中心主任、研究员宋娴就课题整体方案、核心问题、研究设计及推进情况展开介绍。三位课题成员孟惠普、朱雯文、黄鼎文则分别介绍了课题的文献研究进展、调研方案设计,并就上海科技馆“一平米博物馆”、“科际穿越·科创校长空间站”、科学桌游、教育戏剧等创新育人项目中的实践经验与现存问题展开深入分享。

 -1236357093

  会上,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上海市科创教育研究院院长王从春从总课题顶层设计的高度,对子课题三的研究价值和实践基础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社会多元主体的协同是科创教育体系建设的“牛鼻子”,上海科技馆的先行探索为此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样本。他强调,研究要立足上海,更要放眼全国,力求形成具有普适性和指导性的政策建议与实践方案,真正推动长效机制的落地。

 -812860668

  倪闽景馆长表示,在总课题组的指导下,子课题三将依托上海科技馆丰富的实践沃土与研究基础,聚焦科创教育协同中的核心机制问题,持续深化研究细节、提升成果实用价值,争取为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中国特色青少年科创教育新生态贡献关键力量。

 2044813850

  研讨环节气氛热烈。来自上海大学、上海市科创教育研究院、上海体育大学、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多所中小幼校园长等二十余位课题组成员在线上线下就科创教育协同育人这一议题开展深入的交流分享。

 896194819

  科学传播中心坚持科研实践双轮驱动,多年来深耕科学教育协同育人研究,课题组成员先后承担中国科协、上海市科委等多项省部级以上项目,聚焦馆校合作机制、科研—科普主体协同、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中小幼科创教育一体化设计等内容形成系列研究成果,相关专报获省级领导批示并助推政策落地,子课题三的研究内容正是对这些前序研究的持续深化。
  与会专家高度认可上海科技馆在科创教育资源整合与多主体创新协作方面的成果,并围绕调研方案的细节优化、行动研究的实践拓展等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此次学术交流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是课题研究进程中的一次重要推进,更是一次集结多方智慧、共谋科创教育未来的头脑风暴,为课题后续开展提供了丰富多元的思想资源。

 

文/图 科学传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