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新持远・沪蒙同行”研学活动:沪蒙青少年共探绿色创新之路
2025-07-237月17日,由上海科技馆与内蒙古自然资源厅共同主办,内蒙古自然博物馆承办的“追新持远・沪蒙同行”研学活动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圆满完成。上海、内蒙两地的各20名学子携手组成研学团队,通过6天5夜的深度实践,共同探索了新时代内蒙古的绿色发展密。
内蒙古自然资源厅白慧君副厅长等出席开营仪式
科技赋能传统产业转型
在专家带领下,同学们深入黑岱沟、神东布尔台煤矿,实地考察智能化开采系统如何实现“黑色资源绿色开发”;在库布齐沙漠,从人力治沙到光伏治沙,让上海学子惊叹“点沙成金”的科技魔力;蒙草种业中心的“小草诺亚方舟”种子库,则展示了大数据技术如何守护草原生态基因。
新能源与非遗文化体验
研学团队考察了辉腾赐勒草原的风光互补发电基地,由上海电气部分参建的大规模风机矩阵成为生动教材。在文化体验环节,沪蒙学子考察了阴山莜麦种植加工基地,了解莜麦的生长特性和重要价值,并向非遗传承人学习莜面制作技艺,让海派创意与传统工艺碰撞出火花。
结营展示彰显创新元素
在结营仪式暨主题论坛上,上海学生加入的“煤海新篇”小组,用数据模型演示了传统能源基地的低碳转型路径;“沪蒙对话”组则通过沪蒙方言,讲述两地协同发展的青春故事。“以前觉得内蒙古是‘远方’,现在知道这里是‘未来’——生态创新的未来!”来自上海的营员如是说。
当长三角的创新基因遇见北疆的生态智慧,必将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青春动能。上海科技馆与内蒙古自然资源厅、内蒙古自然博物馆“沪蒙同行”三载,已在沪蒙青少年心中播下了共筑绿色未来、同绘发展蓝图的种子;不仅收获着科普创新的丰硕成果,更谱写着山河联动的时代交响。在摩登都市与广袤草原的跨越脚步里,不断丈量出一个立体生动的中国梦。
文/图 合作交流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