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这场“科技 ”新年大会,呈现科创教育新解法

2025-01-08


新华社客户端上海1月2日电(记者陈爱平)中国科学院院士与“网红”知识博主联袂呈现科普实验,奥运冠军讲述科技如何赋能体育运动,科普微电影《造孔的我们》首发,专业医生带来“控糖脱口秀”,科创市集云集企业高新科技成果与产品……一场跨年的科学新年大会,在上海跨界探索“科技+”的各种方式,呈现科创教育新解法。

  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上海科技馆、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主办的“科际穿越·科创校长空间站”科学新年大会暨腾讯科技之夜2024年12月31日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举办,2025年1月1日在各平台首播。

2024年12月31日,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洪等一起呈上有趣的科学实验。新华社记者 陈爱平 摄

  “我们探索推动科技科普活动与影视、艺术、体育、公益、市集等相结合,以期让科创教育更加生动有趣,并最大可能惠及公众。”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介绍,2025年上海自然博物馆将推出中国恐龙大展,上海科技馆也会与文化单位、文化场所探索跨界融合,让科创教育更加精彩。

  在活动主会场,演讲、对谈、实验等节目精彩上演,以趣逛、趣玩、趣购为主要内容的“博物馆之夜”同步举行,为观众带来了沉浸式、立体式的科普大餐。

  深入浅出地解析量子计算机的技术路径及前景,还做起了科普实验,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洪期待让更多孩子感受科学研究的乐趣。“回想我小的时候,也是看了不少科普读物,后来走上了物理研究的道路。所以我们要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他说。

  中国冬奥首金获得者杨扬向观众介绍,当今体育界训练和比赛过程中都不乏最新科技的应用,科技为体育运动带来变革。“无论是做科学研究,还是开展体育竞技,心怀‘冠军之心’,才能战胜各种各样的困难。”她说。

2024年12月31日晚,孩子们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内参与科学小实验。新华社记者 陈爱平 摄

  近年来,聚焦科技前沿的科普微电影不仅能为公众带来精彩的观影体验和广阔的科学视野,也能引导广大公众尤其是年轻人热爱科学、理解科学、支持科学、参与科学。新年首发的微电影《造孔的我们》聚焦“功能介孔材料”主题,通过三位主人公各自的人生切片,构建起多维度、多层次的叙事章节,带领观众领略中国科学家在纳米新材料领域的创新成果,感受坚持不懈、勇于突破的科研精神。

  跨年活动现场,还邀请到120多名偏远乡村儿童、城市流动儿童以及患儿等,在家长和老师的陪伴下走进上海自然博物馆,与科学来一次亲密接触。

  由上海科技馆和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合作的一项博物馆“开放计划”也正式发布,展望2025年,各方将在更多公共场所设置约一平方米的“流动”博物空间,让科学知识和一些珍贵藏品走进乡村、社区、医院、学校、企业等博物馆以外的场景,惠及更多百姓。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