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育探新境 实践赋能育英才——“2025年教育研发工作坊”圆满收官

2025-08-27


  8月14日,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主办的“2025年教育研发工作坊”系列培训圆满收官。本次培训以“理论移植+场景创新”为核心定位,聚焦行业热点议题“情境学习理论在博物馆教育场景下的应用”,吸引了上海科技馆、同里国家湿地公园、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上海儿童博物馆、上海市宝山区气象局、上海天文博物馆(佘山天文台)等11家单位的学员参与,四次培训覆盖134人次。

427110623 

创新模式:三阶递进构建人才成长生态链

  自然博物馆展教中心在整合历年培训经验及现有培训项目的基础上,在本年度科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计划中创新引入“启蒙、进阶、应用”三阶培养模式。初阶平台“博老师研习会”聚焦资源认知与理论入门,中阶平台“教育研发工作坊”通过“理论溯源、案例赏鉴、实战演练、专家评析”四阶模块实现能力跃升,高阶平台“校本课程研发”则要求学员结合场馆特色完成课程转化。这种分层递进设计精准匹配科普教育工作者从新手到专家的成长需求,形成“理论认知、实践转化、成果输出”的完整价值链。

协同创新:双导师制打造跨界融合新范式

  培训首次实现“高校+教研院+场馆+学校”四方联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王美系统阐述了情境学习活动设计的前沿模型与丰富案例,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教研员祝俊风深入探讨了该理论在中小学科学教育中的转化路径,“双导师制”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有效提升了学员对情境学习核心要义及其在非正式教育场景中独特价值的理解。

战略价值:构建博物教育创新策源地

  本次培训的圆满举办,是上海自然博物馆在博物教育创新策源领域的战略前瞻性体现。通过构建梯度化、系统化的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不仅为教育理论在非正式教育场景的移植应用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本,更是在国内博物馆教育从“资源展示型”向“教育创新型”转型发展的重要节点,助力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跨学科视野的博物教育创新人才。
  “教育研发工作坊”公益培训项目自2020年推出以来,已成功举办“研发入门”“博物馆教育活动效果评估”“STEM课程开发”“针对3-6岁儿童的博物馆教育活动策划”“科普剧创作与表演”等六期29场培训活动。工作坊始终紧扣一线科普教育人员核心能力提升需求,持续推出主题化、进阶式培训体系,其系统性、专业性、实用性也获得了广大学员的一致认可。未来,项目组将持续聆听反馈、迭代优化,聚焦一线科普工作者关注主题,不断推出更富前瞻性、实践性的专题培训,致力于成为提升科普教育工作者创新思维与策源能力的坚实平台,为构建高品质的公共科学教育生态持续贡献力量。

829070758


 

文/图 自然博物馆展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