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问耕耘 不问收获——记自博退休讲解志愿者林幼苗

2019-04-17

       林幼苗在自博馆的全程讲解岗位工作了已有4年时间,如今已近70岁高龄的他,依旧精神矍铄,充满活力。说起当初甘愿放弃退休在家安享清福,主动报名应聘相当辛苦的自博馆志愿者岗位的动机,林先生十分感慨。除了想借博物馆志愿者平台发挥自己的余热,为社会做贡献之外,他还有一种补偿心理,想通过在自然博物馆做讲解员的机会,学习和了解自己从小就感兴趣的自然科学知识。林先生早年在校读书时曾经选择过地质学专业,遗憾的是踏上社会以后从事的工作却与自己喜欢的专业不对口。上世纪50年代出生,几乎与共和国同龄的他们那代人有过“老三届”的沧桑人生经历,遭遇过的蹉跎坎坷,起伏跌宕要比其他人更丰富。或许失去越多,才会收获更多,懂得更多。

       林先生在自然博物馆承担的是分量很重的全程讲解岗位。尤其是正值2015年自博馆正式对外开放在上海引发新馆效应、参观热潮之际,其工作强度和压力可想而知。即使对年轻人来说,要承担这样一份工作也需要很大的勇气和自信,更何况是上了年纪的退休人员。“压力,就是动力,没有压力,哪来动力?”林先生如是说,“ 每当预约的观众戴上耳机跟随我出发,内心就会涌现出一股讲解职业的神圣感:我将要带领观众进入一个自然科学的圣殿,沿途的一件件陈列标本,仿佛一个个老朋友,它们的前世今生正等待着我向人们揭晓……”

书到用时方恨少。尽管有一定的地质学专业基础,但自博馆展示内容涉及的自然学科范畴十分广泛,要让观众确有收获,自己的知识储备还远远不够,亟待补强。他通过自费购买相关科普书籍,到“科普大讲堂”、“绿螺讲堂”听讲座,同行之间的切磋等种种方式,努力扩大知识面。不仅为了弄清在讲解中留有疑惑的问题,提高讲解的科学性、准确性;也是为进一步充实自己。

自博的每一块标本背后,都拥有着挖掘不尽的自然界深奥有趣的故事。如果把志愿服务看作是一块田地,有人喜欢广种,有人喜欢深耕,林先生属于后一类农人。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在自博的绿螺志愿者群里,林老师身上有着不少“第一”:上岗次数第一,经常超时讲解;讲解能力第一,率先考出双展区讲解、全程讲解;学习劲头第一;即使是三九严寒天气,也会顶着风雨去图书馆苦读。

林先生这一代人错过了最佳的学习年龄,但他不是一个悲观的人,他说现在六七十岁不算老,还是“小弟弟”,每一次的学习机会都不能错过,不为别的,就为不留人生的缺憾。诚然,只有从艰难困苦中走过的人,信仰才会更坚定、智慧更增长,也更懂得理解他人,奉献自我。

-2099929115

-367868026

图、文/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