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银发族的“第二课堂”:上海自博馆“趣玩学长”品牌解锁科普探索新奇趣,8条银龄研学游线路受追捧
2025-11-01东方网记者王佳妮10月29日报道:今天是重阳节,为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提升老年人科学素养,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于今日起至10月31日举办“趣玩学长”科普敬老周特别活动。
本次活动围绕“知无涯·余热生辉”主题,聚焦老年科学教育。作为上海自然博物馆专为老年群体打造的原创科普活动品牌,“趣玩学长”通过科普课程、研学游、主题活动等丰富形式,探索以科学教育满足老年朋友“求知、审美、自我实现”的成长性需求。
乐学银龄:科普教育助力“老有所学”
本届科普敬老周汇集了丰富的优质科普资源,让老年朋友在趣味中解锁探索新奇趣。
记者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展厅现场看到,活动推出了汇聚多家自然科技教育联盟单位的“不懂九问”科普集市,现场提供“花鸟鱼虫怎么赏?”(上海自然博物馆)、“中医养生怎么养?”(上海市中医文献馆)、“草药植物知多少?”(上海植物园)等九大疑问的解答,并介绍了8条老年科普研学游路线,鼓励更多老年人走进沪上科普场馆。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邀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脑外科黄翔医生带来科普讲座,将复杂的神经科学转化为可操作的养生指南,助力老年人实现“大脑主动健康”。此外,上海市同济口腔医院和上海市皮肤病医院也将于10月30日到馆开展一日义诊服务,提供切实的为老关怀。
在“老有所为”方面,上海自然博物馆与上海老年大学合作办学的自然生活万花筒课程首届毕业班学员带来了精彩的老年科普剧表演,展现了老年人参与科普、服务社会的风采。
记者从上海科技馆获悉,目前,馆方志愿服务总队中,60周岁以上的老年志愿者达124名,他们以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场馆的高质量运行增光添彩。
趣玩学长:研学新模式激发探索热情
活动现场,不少老年人对“趣玩学长银龄研学游”这一项目颇感兴趣。据上海自然博物馆展教中心工作人员薛会萍介绍,该研学游模式以“做中学、游中学”为理念,将自然科学与跨学科内容设置相结合,让老年朋友不再局限于教室听课,而是真正走进场馆,亲身体验自然与科技的魅力。研学游线路已于今年9月上海市老年文化艺术节上正式推出8条,并已进入常态化推进阶段。

比如,以《神奇的药用植物》研学游为例,上海自然博物馆联合上海植物园,将植物学知识与自然科学领域内容进行衔接,设置了短课程、现场参观、五官感受等情景化学习环节,并通过手工制作,让老年朋友在动手实践中巩固学习,并留下美好的回忆。另一条《药食同源话养生》研学游则联合上海中医文献馆,让老年朋友了解药食中的自然博物,培养健康正确的饮食习惯。
据介绍,每条线路每次参与人数约为20人左右,设置时长为1.5小时,充分考虑了老年人的体力、兴趣和适老化服务需求。
上海科技馆表示,希望通过“趣玩学长”科普敬老周活动,激发更多老年人探索未知的兴趣,并吸引他们投入科普服务,让科技之光与银发智慧交相辉映,共同照亮学习型社会和老龄友好型城市建设的美好未来。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老龄工作办公室指导,联合上海老年大学等13家单位共同举办。
记者:王佳妮
来源: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