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观察:20名青少年“执掌”博物馆未来,用创意竞逐“未来馆长”称号
2025-05-27“今天我来当馆长啦”!当博物馆的展柜不再只是“玻璃后的风景”,孩子们的奇思妙想正成为城市发展的“金点子”。5月24日,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迎来了第二届“未来馆长说”现场决选。20名青少年化身“未来馆长”,用儿童视角重新定义博物馆,为上海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注入了鲜活力量。
“我带来的提案是‘打造沉浸式植物花园’。”来自上海市新普陀小学东校的孙树廷从小就热爱植物,但每一次来到上海自然博物馆,他总觉得缺少点互动,不能生动感受到植物的生机勃勃。在他的设想中,博物馆里可以打造出“活着的花园”。
而在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小学斯瑞同学的“梦想”中,有一座“酷虫博物馆”。“从空中看这座博物馆的外形就像个蝴蝶,走进门就有一块昆虫大屏幕。博物馆分成四个展区,既有模拟昆虫的自然栖息地,也有标本的制作区等,戴上特殊眼镜还能与昆虫一起游玩。”
入围选手围绕“儿童友好型展陈设计”“AI 沉浸式场景体验”“珍稀物种保护”等主题,通过演讲、模型制作、VR 场景演示等多元形式呈现创新方案,展开了精彩纷呈的展演。每一个提案都刷新了人们对博物馆的想象。
上海杨浦双语学校的李铭道提出在博物馆里为独角仙比武招亲;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实验小学的蒋相悦提出基于游戏化思维,结合AR/VR技术、叙事性策展和奖励机制,打造沉浸式博物馆体验。
记者了解到,“未来馆长说”活动自启动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响应。本年度活动主题为“守护与创新”,吸引了来自上海、浙江、江苏、广东、陕西等多个省市的500多名学生报名。
活动组织了线上孵化活动4次、线下体验活动2次,共计600人次参与。特别设置了幼儿组和青少年组,通过初赛选拔,青少年组最终有20名优秀学生亮相上海自然博物馆决选现场,用创意竞逐“未来馆长”称号。
儿童不仅是城市的“未来主人”,更是当下发展的“最佳顾问”。
活动现场同步启动了“我的自然百宝箱”进家+书屋项目和“馆研区”共建共育行动。未来各方将通过“未来馆长说” 与“小小启明星”项目的深度联动,为儿童青少年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科创教育资源。
来源:浦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