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博忠粉 到蝴蝶房里的思考者——记80后自博志愿者荣惠瑜

2019-04-17

       荣惠瑜,是一名80后上班族志愿者,民进组织会员,也是自博馆蝴蝶房的科普志愿讲解员。小荣从小就是自然博物馆的忠粉,她说小时候最喜欢的东西有两件,一是城隍庙的小笼包,二是自然博物馆。几乎每年她都怀着浓厚的兴趣去位于延安东路的老自博馆参观木乃伊、化石、动物标本,虽然老自博馆展厅的陈列内容经年不变,展示手段陈旧落后,和现在位于静安雕塑公园一流现代化的新馆没法比,但对自然科学情有独钟的她却百看不厌。

       小荣一直关心留意着自己钟爱的自然博物馆。2015年,自博新馆建成对外开放,她闻讯后立即报名应聘自然博物馆的志愿者岗位,终于圆了自己童年的梦想。脸上总是挂着萌萌的笑容的小荣,还有一个超萌的儿子,是一位年轻的妈妈。喜欢孩子的她,特别适合自博“蝴蝶暖房”岗位。每次和喜欢蝴蝶的小观众讲解蝴蝶知识,她都会眉飞色舞,特别招孩子们的喜欢。由她本人主持的蝴蝶房教育活动从自博开馆以来一直深受欢迎,也受到工作人员的赞许。如何培养小朋友对博物馆的兴趣,对自然科学的爱好,她想了不少办法,动了不少脑筋。她经常将自己在家积累的各种昆虫标本带到博物馆,作为道具辅助讲课;还自制了针对低幼年龄段小朋友的教学版,用看图说话、讲故事、有奖竞答等方法由浅入深、一步步引导,让不识字的小朋友学习思考。小荣认真专注地投入每一堂教育活动课,受到诸多好评。她说:“蝴蝶房20分钟活动课时间虽然很短,但要最大化地利用好,用最短的时间做最好的科普。”

       小荣是一位乐于奉献、勤于思考的有志青年。在博物馆工作久了,她对博物馆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而非仅仅停留在儿时单纯的粉丝、兴趣层面。尤其对博物馆的教育传播功能,她有自己的独到观点。她认为博物学这门学科兼具“科学”和“美学”的属性,反映了万物与人类自身关系的认知,可以成为人们的一种爱好和自身生活方式,成为个人价值观和审美的组成部分。传播博物学或者自然科学,肯定要求科学性,但也可以带上个人审美和偏好,可以融入个人情感和观点分享(如讲解对象的选择、知识点侧重、相关情节等)。自然博物馆的教育传播工作其实是很吸引人的,特别是年轻人,因为传播者能有更多个人发挥的空间和选择。不是每个人在日常工作中都有机会跟陌生人讲述夹杂着个人体验的知识,并得到认同,且不断经由讲解重复、加深这种个人获得感的。

       从一名可爱的自博馆小忠粉,到蝴蝶房里的思考者,小荣对博物馆的认识也渐渐化蛹成蝶,不断走向成熟。

-651164727

-2106152544

图、文/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