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各馆考察记

2009-06-16

    2009年6月7日至9日,在忻歌副院长的带领下,研究设计院一行四人(忻歌、张强、孙源、师瑞萍)对北京各馆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考察调研。本次考察旨在了解北京各馆的展项设置、展示技术等方面的情况,为下一步自然博物馆建设工程和上海科技馆更新改造工程做准备。考察小组先后考察了北京自然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中国古动物博物馆、北京天文馆和索尼探梦科技馆。
    北京自然博物馆馆藏标本约20余万件,包括世界闻名的古黄河象头骨化石、长26米的马门溪龙等。馆内展览以生物进化为主线,展示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古生物、植物、动物和人类4个大型基本陈列,3个专题展馆以及1个科普教育活动场所。


    中国地质博物馆馆藏标本20余万件,其中有著名的巨型山东龙,世界最大的“水晶王”、宝石、玉石等珍品。展览按照地球圈层结构布局的基本陈列为主,展示矿物、岩石、宝石、化石,并采用了数字化、仿生、虚拟现实等技术。


    首都博物馆馆藏文物25万件,是一座大型现代化博物馆。馆内展览以“古都北京”的基本陈列为核心、以精品陈列展和民俗展做补充、以临展作为文化交流的平台,采用了多幕投影、幻影成像、虚拟现实、数字影片等多种多媒体展示手段。

 
    中国古动物馆拥有脊椎动物化石标本20余万件,包括中国最大的恐龙马门溪龙,中国最早的恐龙许氏禄丰龙,以及被编入小学课本的黄河象的骨架等。基本陈列按类别划分,通过实物和少量的多媒体手段,展示我国各个时期的古脊椎动物化石。 


    北京天文馆由于本身存在藏品有限、内容抽象的问题,该馆主要通过星空模拟表演,举办知识展览,出版书刊,组织天文观测等形式宣传普及天文学知识。展示手段除了图文版和模型以外,还运用了3D剧场、4D影院、实时投影等多媒体展示技术。


    索尼探梦科技馆是一座以“光与声音”为主题,以“神奇•感受”为特色的体验型科技馆。馆内的展览应用索尼在数码、IT、音视频等领域的顶尖技术,让参观者尽情体验世界尖端数码科技所展现出的无穷乐趣。 


    通过这次的考察调研,我不仅开阔了眼界,也有了新的收获,联系上海科技馆的实际情况,有以下几点感受:
    1、认清我馆现状——标本短缺。与北京自然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和中国古动物博物馆相比,我们的可展示藏品数量有限。除了继续丰富馆藏外,也可以通过解读藏品背后的故事,充分利用每一件藏品。比如北京自然博物馆的黄河象,根据它出土时斜插在沙土中,脚踩着石头的情形,推测出300万年前这只黄河象在河边饮水时失足陷入泥潭,逐渐被泥沙掩埋的故事。
    2、体现我馆特色——临展免费。北京几个馆的临展多采取另外收费或凭门票才能参观的方式,而我馆的临展从开馆至今一直是免费的,目前这也是我馆的一大特色。目前我国的博物馆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保持自己的特色,打造上海科技馆的品牌形象,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实现我馆的可持续发展。
    3、感受新的理念——敲开科学坚果。引用科学松鼠会的宣言来说“科学就像一枚枚难以开启的坚果,虽味美却不易入口”,“希望我们能够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将有营养的果仁剥出来,让人们能够领略到科学的美妙”,新的技术和新的展示方式或许为我们的展示带来了新的曙光。索尼探梦科技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里面每一件展品都是互动的和新奇的。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展示概念和技术,运用到自然博物馆建设中,不仅让观众通过丰富的展品大开眼界、学习知识,还能通过体验加深对展品的认识,从学科学到玩科学,达到更好学习的效果。


上海科技馆研究设计院
师瑞萍
2009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