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届城市昆虫挑战赛圆满落幕,“城市昆虫”展览成为公园热门打卡地

2025-09-26


9月20日,由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和上海市静安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共同主办的第一届城市昆虫挑战赛总结活动暨“城市昆虫”展览开幕式在闸北公园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上海师范大学环境昆虫学实验室、大城小虫工作室、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闸北公园共同协办,得到了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公园管理事务中心、上海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上海市九段沙生态气候保护基金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1517902187

  本次活动总结了为期2个半月的首届城市昆虫挑战赛开展情况,为表现卓越的市民代表颁发包括“寻虫高手奖”“最佳发现奖”在内的七个奖项,启动了“城市昆虫”生物多样性主题展览并发布线上数字展。这是上海自然博物馆“我的自然百宝箱”品牌项目的创新实践,也是博物馆打破场馆边界、深化“公园城市”理念、推进静安区公园主题功能拓展的全新尝试。

-2114733020

亮点一:创新公众科学模式,引导市民成为城市生态观察者

 

  本届城市昆虫挑战赛是上海自然博物馆在公众科学模式上的全新探索。自6月启动以来,通过“城市昆虫大发现”和“我的昆虫百宝箱”两大板块,吸引了近千名市民踊跃投稿。市民不再只是知识的接收者,更是成为了城市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合作者,公众提交的每一份作品,都是构建城市生态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8225764

亮点二:培养科学新生力量,构建完整科普教育链

 

  本次活动凝聚了上海自然博物馆在青少年科学教育方面的各类成果。“我的自然百宝箱”与“青少年科学诠释者”、“实习研究员”等品牌项目联动,邀请优秀青少年参与者代表在自然集市现场展示了科学探究成果。项目采用“馆-校-研”联合培养模式,通过系统训练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表达能力,为城市培养未来的科学传播者。

2074003588-988021120

亮点三:深化馆园合作,拓展博物馆教育边界

 

  上海自然博物馆与静安区绿化管理中心三年来持续深化“馆园合作”,致力于将一流的博物馆资源引入开放的公园空间,让静态的展览“走”出来,让绿色的公园“活”起来,为公园注入了自然教育、科学探索、公众参与的崭新内涵。当天举办的“趣逛自然”品牌户外直播、工作坊活动、自然集市共同为市民烹制一道道寓教于乐的自然科普大餐。

1411624438-1416283576

亮点四:科学赋能公园,提升城市公共空间文化内涵

 

  此次落地闸北公园钱氏宗祠的“城市昆虫”生物多样性主题展源于“上海昆虫家谱”公众科学项目,并融入首届城市昆虫挑战赛的优秀作品展示,从“调查结果、物种多样性、都市生境”三个层次展示都市中“物种-生境-人”的交融与互动,带领大家从身边看到自然,提升对“生物多样性”的科学理解。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联合东华大学师生打造了同名线上数字展,让市民在线下图文版、标本、多媒体互动等展示形式的基础上,通过线上闯关游戏、AR互动等多元体验从科学角度重新认识身边的自然世界。该展览曾荣获长三角科普场馆联盟“精品科普研学资源”、上海科技馆首届科学教育“十大精品”项目等荣誉。

-422003154

亮点五:多方协作,共建城市科普新生态

 

  本次活动得到上海师范大学、东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的专业支持,以及多家基金会、社会机构和企业的大力协助。这种多方协作的模式不仅丰富了活动内容,也为公众科学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上海自然博物馆将继续深化并创新合作模式,让更多优质科普资源走进市民生活。

479968520

  据悉,“城市昆虫”展览将在闸北公园持续展出至10月26日。上海自然博物馆将继续推进“馆园合作”模式,让更多公园绿地成为市民了解自然、探索科学的户外课堂,为上海建设生态之城贡献博物馆的力量。

 

文/图 自然博物馆展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