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上海首届城市昆虫挑战赛落幕,市民中有这些“寻虫高手”

2025-09-24

1900840631

  市民中的“寻虫高手”纷纷亮相,青少年成为潜在的未来科学传播者。9月20日,由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和上海市静安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共同主办的第一届城市昆虫挑战赛总结活动暨“城市昆虫”展览开幕式在闸北公园举行。

  为期2个半月的首届城市昆虫挑战赛,是上海自然博物馆在公众科学模式上的全新探索。自今年6月启动以来,通过“城市昆虫大发现”和“我的昆虫百宝箱”两大板块,吸引了近千名市民踊跃投稿,共收到参赛数据/作品8588份,其中有效数据/作品7931份,表现卓越的市民代表获颁包括“寻虫高手奖”“最佳发现奖”在内的七个奖项。因为这次挑战赛,23个上海市昆虫新纪录被发现,“寻虫高手”们记录下了18目222科804属879种昆虫,可谓大获丰收。

-1868941368

  “市民不再只是知识的接收者,更是成为了城市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合作者,公众提交的每一份作品,都是构建城市生态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自然博物馆展教中心生物学博士葛致远表示。

  在位于闸北公园钱氏宗祠内的“城市昆虫”生物多样性主题展上,这些发现被展示了出来。奉贤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彭颢苍对竹节虫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他发现竹节虫的若虫和成虫形态与色彩高度模拟枯枝、树干和叶片,卵则能伪装成粪便、石子和种子,行为模拟则像蝎子或蚂蚁,是个全方位的“伪装大师”。他把自己的观察结果和实物都带来进行了展示。

  15岁的郑锦宏从小爱看昆虫,2023年4月加入到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昆虫家谱”公众科项目后,利用课余时间到上海及周边地区进行昆虫调查,学会了用体视镜解剖鉴定昆虫。至今,他已经发现了5种新纪录昆虫。

  这一“城市昆虫”生物多样性主题展源于“上海昆虫家谱”公众科学项目,并融入首届城市昆虫挑战赛的优秀作品,从调查结果、物种多样性、都市生境三个层次展示都市中“物种-生境-人”的交融与互动,提升对“生物多样性”的科学理解。展览还联合东华大学师生打造了同名线上数字展,让市民在线下图文版、标本、多媒体互动等展示形式的基础上,通过线上闯关游戏、AR互动等多元体验从科学角度重新认识身边的自然世界。

288487414

  上海自然博物馆展教中心副主任张雪容表示,这一展览是上海自然博物馆“我的自然百宝箱”品牌项目的创新实践,也是博物馆打破场馆边界、深化“公园城市”理念、推进静安区公园主题功能拓展的全新尝试。在自然集市现场,“我的自然百宝箱”还与“青少年科学诠释者”“实习研究员”等品牌项目联动,邀请优秀青少年参与者代表来现场展示科学探究成果,为城市培养未来的科学传播者。未来,上海自然博物馆将继续深化并创新合作模式,让更多优质科普资源走进市民生活。

  据悉,“城市昆虫”展览将在闸北公园持续展出至10月26日。上海自然博物馆将继续推进“馆园合作”模式,让更多公园绿地成为市民了解自然、探索科学的户外课堂,为上海建设生态之城贡献博物馆的力量。

 

记者:刘晶晶

来源:青年报·青春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