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馆获评市科技工会多项荣誉

2025-08-29


  近期,市科技工会开展了先进典型选树,经系统各单位工会推荐和专家评审,命名了2025年科技系统工匠、职工创新工作室及劳模创新工作室。其中,上海科技馆副研究员马鸣一获评2025年“科技系统工匠”,上海科技馆科普游戏平台工作室被命名为2025年“上海市科技系统劳模创新工作室”。

藏品保护与研究中心马鸣一

  马鸣一自进馆工作以来,始终深耕动物标本制作与保护领域,是“单鵾标本模型制作工匠创新工作室”核心成员之一。十余年间,他独立完成动物标本制作逾百件,参与制作标本累计两千余件,完成展示及馆藏标本日常养护逾五万件次。
  他致力于将标本制作与前沿科技、新型材料有机融合,推动技术迭代升级。针对传统蜘蛛标本在长期展示中存在的易损毁、易变质等行业共性难题,开创性地将3D打印技术引入标本制作领域,成功解决了标本本体易损的核心问题,保证了珍贵标本长时间的完美展示;运用静电植毛结合精细着色工艺,对蜘蛛标本特有的绒毛进行了高度仿真还原,解决了3D打印无法还原标本绒毛的问题。通过技术集成创新,突破了传统工艺限制,更完整保留了生物的科学细节与艺术美感。
  他积极践行科普场馆服务社会的使命,开创并主导了“一平米博物馆进校园”活动中的核心项目——“标本科学绘画”课程,巧妙地将严谨的生物形态学知识与专业的绘画艺术表现相融合。该课程有效激发了青少年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和探索热情,提升了其自然科学素养与观察能力,同时丰富了校园美育内涵,促进了科学与艺术的跨领域交融,在广大师生中产生了积极影响。

-872260136

上海科技馆科普游戏平台工作室

  上海科技馆科普游戏平台由科学传播中心牵头组建,由影视游戏创作部部长、副研究馆员杨帆作为带头人。工作室以科学桌游为核心载体,遵循“科学概念与游戏机制深度融合”的研发原则,立足科学教育核心目标,系统构建了涵盖“研发—推广—应用—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持续深化“游戏+科学教育”的融合实践,逐步形成了以原创内容为根基、以产品开发为抓手、以教育转化为导向的职工创新工作体系。
  创新工作室坚持“科学内核+原创设计”双轮驱动,围绕生态保护、天文探索等主题,成功研发并推出“中国国家公园”“中国珍稀物种”“天文系了”等5款原创科学桌游。这些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崇明区、虹口区等地中小学的课后服务和学校社团活动,成为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工具。
  同时,创新工作室积极打造品牌赛事,已连续举办两届“我们的国家公园”科学桌游挑战活动,第二届赛事吸引了来自全市16个区162支队伍、648名学生参赛。此外,平台不断推进数字转化,丰富线上科普生态。携手乐元素游戏公司开发《出发!守护者》联名数字产品,将《大熊猫国家公园》核心科学内容转化为移动端游戏的互动体验,成为科普游戏“破圈传播”的代表案例。

 -191150464


 

文/图 馆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