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科学知识,讲述强国故事

2020-11-20

     “2013年,一艘俄罗斯船只在南极洲被冰层围困,茫茫冰雪急需救援。这时,中国破冰船雪龙号来了,它加足马力撞向冰层,可是这一撞,却被卡住了……”2020年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上,一位长相清秀的姑娘在台上娓娓而谈,她从一个小故事引出了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双向破冰船——雪龙2号的前世今生,带领观众深切感受中国极地科考破冰研发由“不行”到“行”的艰辛历程。

       最终,她从234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一举荣获2020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最佳形象奖、全国十佳科普使者。这位“破冰”突围的选手,就是上海科技馆展教服务处讲解员王亚雯。

       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的王亚雯,自2017年入馆至今多次获得国家和市级奖项:2019年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三等奖、2019年和2020年上海市科普讲解大赛金奖和上海市十佳科普使者……虽然家里大大小小的获奖证书已有十几本,然而谈起本次参赛体会,她坦言“因为优秀选手太多,每次都心怀敬畏,每次都精心准备。”

       同台竞技时,每位选手都有独特的个人风格,有些选手在舞台上能说会唱,那种感染力和表现力带给观众很大的冲击力;有些选手虽不是专业讲解员,却是科学研究的亲历者。比如:在上海市决赛中她讲的是珠峰测高主题,到了国赛发现有个国土资源部测量队员也讲珠峰测高,专业优势让他的身上自带珠峰光环。同一个主题,不同的经历,让她思考究竟怎样讲解才能充分展现自身特点。

       为了体现国家科技进步,突出上海科创特色,这次参赛她特地选择了“极地雪,中国龙”这个从市赛起便酝酿已久的选题。为此,她四次跑去中船集团七〇八研究所观摩学习,两次拜访雪龙2号总设计师吴刚。起初只是奔着“怎样解决破冰”这个科学难题,但是深入了解艰辛的科研历程后,她被深深感动了。如同原子弹爆破、蛟龙入海、嫦娥登月,每一个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都离不开一群人的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雪龙2号是国之重器,科研人员更是国之栋梁,比冰层还硬的则是一种坚忍不拔的中国精神!

        作为一名科普工作者,她有一种冲动与使命感,不仅要传递科学知识,还要讲述强国故事。她一遍遍地打磨稿子,只要有一点想法就立刻修改,学习自己动手剪辑音频视频,亲手制作PPT图片,早上6点起床备稿,晚上12点结束彩排,只为讲好这个故事,讲好中国精神。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喜获佳绩。

        平日里,王亚雯忙碌于上海自然博物馆日常讲解,服务观众、接待贵宾、临展讲解、教育活动实施……别看她现在游刃有余,然而刚入馆时,并不适应这份工作。自然科普讲解对她而言是一个全新而陌生的领域,虽然能够将讲解内容记背下来,但她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为此她一直在工作中默默地思考观察,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后来某一天。

       “那天讲解结束后,有位60多岁的爷爷把我叫住,认真地说:‘大自然很美丽,动植物太可爱,但我很心痛,它们太脆弱了,人类必须守护好。’“这位观众的话至今言犹在耳。这是她进馆以来第一次收到观众如此反馈。她觉得,这份感悟的意义已超过科学知识本身,也许她可以试着这样讲科普。王亚雯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科普讲解之路,那就是:发现背后的情感,将科普知识与科学精神紧密结合。

       “展厅是带给观众记忆与感动的港湾,也是让讲解员发光发热的舞台。它带给我荣誉和信心,更带给我感动。“王亚雯如是说。

42814651

1910749500


文/信息中心  曹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