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自博馆开启“疯狂恐龙周”夜场活动
2025-08-27自“龙吟九州·中国恐龙大展”今年5月底亮相以来,观众观展热度不减。暑期最后一周,上海自然博物馆推出“疯狂恐龙周”夜场活动,以一场集科普、艺术、互动于一体的恐龙主题盛宴为市民游客解锁夏夜新玩法。今晚,首场夜场活动热闹开启。
“疯狂恐龙周”夜场主打“疏朗体验+深度互动”。B1层的中国恐龙大展展厅内,人流舒缓,从䘵丰龙的牙齿到赫氏近鸟龙的羽翼,来自安徽的6岁小恐龙迷吴修远捧着自己捏的粘土恐龙,和爸爸仔细打量每一件恐龙化石。
“小观众:这个是腕龙,食草的,我捏的这个恐龙(是红色的),看了展以后,我感觉恐龙(肤色)本身应该不是这个颜色。”
“爸爸:(延长开放后)我觉得这个时间点刚刚好,可以让他更近距离的接触一下恐龙的化石、形态,能感受到实际的恐龙到底是有多大,跟书本上有什么不同。”
已经在馆内逗留了6个多小时的李先生和孩子丝毫没有倦意,从其它展区到恐龙大展,逛展、盖章、宣传册、徽章……有关恐龙的各种“战利品”已将他的腰包装得满满当当。逛完展,他又带孩子一头钻进B2中庭的“恐龙夜市”,亲手制作起可爱的恐龙毛毡冰箱贴:
“李先生:我们是第一次来,从广东过来的,基本上每一个角落都逛遍了,估计今天的步数已经超标了,减肥了。他就是不停地拉着我的手,跟我在讲解这个是什么这个是什么,就像回到自己主场一样。”
制作纸艺立体恐龙、用金银器錾刻工艺复刻古生物、或是参与“恐龙影子长卷画”……在现场志愿者的引导下,小观众们沉浸期间,不亦乐乎:
“小观众:(你要找什么龙啊?)找腕龙。(你想给腕龙上什么颜色?)一部分是绿色,一部分我要自己畅想下。”
“志愿者:这个叫‘恐龙肤色的猜想’的活动,因为恐龙它已经灭绝了,身上的肤色其实是没有办法通过化石判断的,所以有很多种猜测,想让小朋友们自己猜一猜。”
在体验中,“模式标本到底有多珍贵?”“恐龙胚胎、羽毛、皮膜也能变成化石?”这些萦绕在观众心头的疑问,渐渐有了更加清晰的答案。科普表演区是夜场的另一个“人气聚集地”,轮番上演的科普剧、实验秀,让硬核科普知识变得“好懂又好记”。《会飞的恐龙》《寻梦巨龙》《巨龙王国》等恐龙主题的4D电影则给观众们带来不一样的“沉浸式刺激”。
“女生:都还不错,科普(活动)还有展示都做得比较好。”
“男生:第一次逛这种就是有恐龙、有其他各种化石的展,这个对我来说就是弥补童年的一种乐趣。”
这场恐龙狂欢将持续一周,即日起到29号,开放时间延长到晚上7点,30日到晚上8点,期间每天将增发3000张恐龙展套票。自博馆展教中心副主任张雪容说,希望“恐龙世界”能以另一种方式诠释上海的多元魅力:
“中国恐龙大展到目前为止大约接受了观众近30万人次的打卡。“疯狂恐龙周”活动是非常丰富的,涵盖了大咖科普讲座、科学表演、科普集市,还有七夕特别活动,让观众呢近距离地接触自博馆。我们觉得上海自然博物馆不仅是传播科学知识的殿堂,也是连接观众传播文化生活的一个舞台。”
记者:李雪梅、周依宁
来源:上海人民广播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