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馆荣获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环境研学课程和线路”评议两项荣誉

2025-11-11

  11月6日至8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的“2025年生态环境科技传播与普及转化研讨会”在江苏省盐城市举办。会议公布了12个精品研学课程、18个优秀研学课程和11个精品研学线路、20个优秀研学线路。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发现上海’系列跨学科研学课程”获评“生态环境精品研学课程”,“自然‘碳’秘——绿色低碳青少年培育项目研学线路”获评“生态环境精品研学线路”。

1740322505

  “发现上海”系列跨学科研学课程是上海自然博物馆展教团队立足上海这座超大型城市在生态、科技、人文方面的创新实践,全新打造的一套以跨学科理念为指导的研学课程。20个主题课程紧密衔接学校课标,并对生物、化学、地理、语文、艺术等学科进行跨学科整合,培养青少年认识和看待问题的多元视角。通过展区研学、科学实验、互动游戏、角色扮演、创意设计、动手制作等形式,激发青少年的探究兴趣,提升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在回溯城市发展脉络、体验感知城市魅力的过程中激发青少年的城市认同感与归属感。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环境科学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的20余名专家学者组成课程学术顾问团队,积极投身科研成果科普转化工作。为惠及更广泛的社会群体,打造“无界博物馆课堂”,该系列课程还走进了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等教育前沿阵地、长宁区新泾镇等基层社区,赢得了青少年的认可与喜爱。

-1279506283

-2065424219

图 “发现上海”系列跨学科研学课程实施现场
* 项目支持:2021年度上海市扬帆计划(21YF1430000)、2023年度静安区科协科普项目(KP2023001)

 1302180305 

  自然“碳”秘——绿色低碳青少年培育项目研学线路,是由上海自然博物馆主导,联合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植物园及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等上海自然科技教育联盟成员共同打造的青少年精品研学线路。该线路旨在通过“馆+园+研+实践”的多元化视角,引导青少年深入了解“双碳”目标的科学内涵,帮助其树立绿色低碳的价值观。
  该研学线路区别于传统游览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结合科研院所最新成果与研学基地实践,深度与形式均贴合青少年学习特点。活动形式丰富,融合科普课程、专家分享、实地调查、解谜游戏及成果展示等形式,寓教于乐,青少年参与热情高、活动后反馈好。

图 自然“碳”秘活动海报及营员与专家评委结营合影

  未来,上海科技馆将积极发挥科普场馆优势,推出更多面向不同年龄段的分众化、多元化的优质科普研学资源,助力构建科普研学新生态,为科普研学产业高质量发展、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贡献更大力量。

 

文/图 自然博物馆展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