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馆携手上海核工院、核理化院开展“遇见@科学家”——致敬王承书院士特别活动

2025-07-01


6月21日,上海科技馆品牌教育项目“遇见@科学家”——致敬王承书院士特别活动圆满举行。30位与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王承书院士同天生日的幸运观众汇聚一堂,通过纪录片观摩、科学家寄语、科普讲座、展厅参观等活动,深入感受“承书风范”的精神力量。

-1798150288

  本次活动特别联合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共同举办。上海核工院多年深耕核能领域,建立的企业核能科技展厅被评为全国科普基地,通过组织联建、资源联动、活动联办赋能科普推广,助力青少年科技素养的提升。核理化院位于天津市,前身为1964年建立的铀同位素分离研究基地华北六〇五所,王承书担任副所长,院内还建有王承书纪念馆。本次活动特邀核理化院科学家精神与企业文化建设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吴俊、办公室主任李长富作为嘉宾,活动还吸引了常州、南京等地的观众共同参与这场科学与文化的盛宴。


纪录片观摩

三次“我愿意”的壮丽人生

  活动伊始,观众们集体观看了由核理化院制作的王承书院士纪录片。影片生动展现了这位“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女功臣”三次“我愿意”的壮丽人生:从突破美国封锁毅然归国,到隐姓埋名30年攻克铀同位素分离技术,再到将毕生积蓄捐献给希望工程。当银幕上出现王承书院士那句“我既然入了党,就要给党做贡献”的质朴话语时,现场观众无不动容。

-97801793

科学家寄语

传承“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精神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刘彤为寿星们送上科学家寄语。作为我国核燃料与材料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刘彤教授结合王承书院士“许党报国、厚德至诚”的精神,鼓励观众们传承老一辈科学家“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崇高品格,并为每位寿星赠送亲笔签名生日贺卡及“遇见@科学家”定制文创纪念品。

1180092314

科普讲座

揭秘核燃料的中国道路

  在科普讲座环节,刘彤教授以《为国分铀:王承书院士与核燃料的中国道路》为题,通过珍贵历史影像,深入了解“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女功臣”王承书院士的伟大人生,感受“承书风范”——“许党报国、厚德至诚、温蕴谦恭、精微致远”的精神力量。讲座还带领观众探索“核”到底是什么,并揭开“核辐射”的神秘面纱,带领观众认识核能原理与辐射防护知识,并共同畅想未来的核能技术,思考科学如何改变世界。

838406789

  在讲座互动问答环节,观众们踊跃提问,展现出对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一位来自南京的观众好奇地问道:“为什么香蕉会有辐射?而苹果就没有?”刘彤教授笑着解释:“香蕉含有微量的钾-40,这是一种天然放射性同位素,但剂量极低,对人体完全无害。”另一位观众则对超导材料的应用充满好奇:“超导材料现在主要用在哪些领域?”刘教授回答:“超导材料在核磁共振成像(MRI)、粒子加速器、电力传输等领域有重要应用,未来还可能推动可控核聚变的发展。”幸运观众还获得了由核理化院赠送的书籍《铸就理想丰碑——王承书》。

318542455

VR“云参观”
沉浸式感受王承书纪念馆

  除了现场参与的观众,线上观众也能通过上海科技馆微信公众号的报名链接点开王承书纪念馆的“VR虚拟展馆”网址,一起跟随引导云参观“王承书纪念馆”——500平方米的展馆内,200余件手稿、实物与多媒体展项,全景呈现了这位科学巨匠“三次归零”的科研人生。

928351645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既是对“两弹一星”精神的时代诠释,也是上海科技馆闭馆改造期间创新科普服务模式的积极探索。未来,上海科技馆将继续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通过“科学家主题月”等形式,让更多“王承书式”的科学家从历史走向公众,在全社会播撒科学精神的火种。

 

文/图 科技馆展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