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律历同源”学术研讨会在大连成功召开

2025-10-30

  10月17日至19日,第二届“律历同源——儒学背景下的天文、音乐与数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博物馆协会乐器专业委员会2025年年会,在大连市世纪留声音乐文化博物馆(世界音乐文化博物馆)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乐器专业委员会、大连市世纪留声音乐文化博物馆(世界音乐文化博物馆)、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联合主办,湖北省博物馆、编钟研究院、中央音乐学院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礼乐文化传承创新的当代音乐实践与理论研究”课题组协办。国内百余位专家学者汇聚,共同探索多学科跨界融合的创新路径。

1201212257 

  上海科技馆副馆长、天文馆管委会主任刘健携团参加了本次会议并代表主办方发表致辞。刘健表示第一届会议交流的思想碰撞成果在“大器星成——上海天文馆陨石文化展”里得以成功应用,强调“万籁寂”展项作为多学科思想碰撞的典范,深化了“律历同源”主题的实践价值。他呼吁延续这一学术品牌,持续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会议期间,刘健一行深入考察了世界音乐文化博物馆的数字化展陈、国际交流及未来规划,对其创新模式给予高度评价。

-1904258451

上海科技馆副馆长刘健致辞

  在天文研究中心主任林清的主持下,五位权威学者从不同学科视角展开深度研讨:南京大学赵益教授‌以《同声相应:“共振”知识与“律历合一”》揭示声学与历法的关联;上海交通大学关增建教授‌通过《中国传统度量衡制度的源头辨析》追溯技术文明的源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石云里教授‌以《理、数与历——宋明儒者的天文学理想》阐释哲学与科学的交融;温州大学黄大同教授‌从《方位与仰俯——中国古代音乐史的天图、地图十二律左右旋之反》解析音乐与天文的互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钮卫星教授‌以《碰撞与融合:文明互鉴视野下的宋明理学与中外天文学交流》探讨跨文明对话的学术价值。

1097098029

天文研究中心主任林清主持会议

  本届会议有百余位专家学者参会,人数相比第一届翻了一番,设立了“乐律文献与数学逻辑,挖掘传统技术智慧”和“跨界融合研究,拓展律历同源应用边界”两个分会场,并召开中国博物馆协会乐器专业委员会2025年年会。天文研究中心陨石研究室主任杜芝茂在年会上作《奏响宇宙第一声——全球首套陨石乐器》专题报告,介绍了大器星成临展的基本内容,分享了全球首套陨石乐器万籁寂的研发过程,现场引起强烈反响,有多家博物馆表示将赴上海天文馆考察,探讨合作推广陨石文化展览的可行性。

-1666555448

天文研究中心陨石研究室主任杜芝茂作报告

  “律历同源”这一跨学科的会议主题正逐渐成为国内学术研究的新焦点。与会代表认为,“律历同源”主题系列学术讨论应持续开展,这类创新性跨学科交流不仅有助于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话语体系,更能为多学科交流提供智慧火花。

 



文/图 天文研究中心